Member-only story

願我們可以建立出予人安心哭泣的環境

Charis Hung
5 min readJan 9, 2020

--

Photo by TOPHEE MARQUEZ from Pexels

他傳訊息來說:「妹妹食食下飯又喊。(哭泣公仔圖)」
我問:「噢,發生咩事啊?幫佢抺眼淚。(哭泣emoji)」
我在想是因爲痛嗎?是因為掉光了頭髮嗎?還是因為對於病的委屈?
他的妹妹在去年證實患癌,正在接受化療。
我有很多假設,而他說:「可能一時唔開心」,隔一會再說:「都可以無原因嘅。」
我忽然覺得答案並不重要。
我回傳:「咁又係,我有時都會突然情緒低落想喊。」
隔一會我再補多句:「俾個可以安心喊嘅空間佢都好重要。」

我們常常問,到底如何正確陪伴一個傷心的人。
「專家」說聆聽好重要,有時可能不需要說話,只要靜靜陪在身邊已經足夠。
對此,我予以保留。
如果我喊喊喊,身邊的人一句話都不說,老實講,我會好不安。
而如果我傾訴煩惱,你只是說:「嗯嗯嗯,我明白,辛苦你了。」我也會覺得不足夠,我會想,所以呢,你有甚麼意見、感受、看法?
有時我也不知道是自己特別還是「專家」誤導了我們。
我們,真的需要傷心時身邊有一個會「聆聽」的人就夠了嗎?甚麼都不用說?

好像有人曾說過,聆聽驟看下去似是passive的行動,但其實可以很active,聆聽雖然是張開耳朵,但你如何聽才是重點。
聆聽的表面,讓人無法分辨你是左耳入右耳出呢,抑或是聽完以後分析、消化了,因為動作都是一樣的。
能助人分辨出真心或是無意,是一個人的回應。

就像說話似乎是active的行動,但其實也可以很passive。
你去聽一些人的祈禱就知道。有些人只是簡單地講幾句,你會感受到他的誠懇和逼切,有些人講了水蛇春長,幾分鐘的禱告,你卻可以聽得出他根本甚麼都沒有說。

坊間常教導我們,不要對辛苦或絕望的人說「加油」、「努力」之類的說話,要講「你已經很盡力了」、「你已經做得很好了」,以致有些人下意識不小心講了句「加油」或「堅持」都變得誠惶誠恐,多番解釋,我會忍不住想笑。
我想說,殺死人的並不是一句「加油」,救活人的也不是一句「你已經做得很好了」。

「加油」可以很溫暖,如果你一直以來都在我身邊扶持我,陪伴我;「你已經做得很好了」也可以很冷漠,如果你一直以來不過冷眼旁觀,吃著花生看我受苦。…

--

--

Charis Hung
Charis Hung

Written by Charis Hung

玩命中,正在全職靠寫字維生。 Contact:charishaha@gmail.com #Facebook Page:洪麗芳-Charis Hung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charishung #IG:hlf_charishung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