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願你在這裡能用一篇文章的時間好好休息

Charis Hung
4 min readFeb 19, 2020

--

攝影師:Suzy Hazelwood,連結:Pexels

所謂休息,不一定是甚麼都不做去睡覺啊,你不知道愈睡愈累這回事嗎?
休息其實一是種狀態。

很久以前,我已經留意到要成功經營一個專頁的做法是怎樣。
最重要的是定位。

你可以選擇成為XX界的KOL,某種職業的祕聞或趣事甚至專業的分享或是建立個人品牌——不一定要露肉但至少要露樣(奇醜或奇美更佳,不過各花入各眼,總有市場的。),總之務求讓人有記憶點。
這樣的事情我相信大家都知道,因為我們都是如此決定要Follow哪些專頁的。

記得舉行第一次讀者聚會時,從事廣告相關的讀者就告訴我,我的專頁很難被廣告商選中,你必須要把自己打造成KOL才會有機會。
近來與Marketing經驗豐富的朋友聊天,她也提醒我要在香港成功,必須把自己定位在某個方向,讓自己有角色,市場上才會有屬於有你的位置。

我覺得她們說的都是金石良言,也非常正確。

我只是做不到。
無法成為KOL,不想賣樣也遺憾地無肉可賣。

首先,抱歉,我不具備任何一方面的專業資格。我就是那些中學讀文商,大學讀Social Sciences,畢業出來甚麼都可以做,反轉的意思就是無甚特別隨時可替補的勞動力。
而在無常規的愛情或人際關係這些虛無的事情當中,我不覺得有誰能稱自己為KOL,我們頂多不過寫出能讓人參考的分享而已。
而我最怕的其實是一旦定位以後,即使再無新意可寫,還是要重複消費相同的題材。

我曾經很喜歡某個專頁的文章,那是在我感情低潮期時安慰了我好幾次的專頁,可是一直看下去的時候,我漸漸模糊起來,這篇文章為什麼那麼像早前某兩篇文章混搭起來的樣子?為什麼有好幾篇文章用的字句也一再重複?

不覺得這樣有點可悲嗎?

寫到再無可寫的時候,我覺得就應該擱筆。
朋友說有期我寫信仰的時候,定位就很清晰。
的確,那時每天都會有新的Followers。
可是那只是bonus而已,信仰的掙扎期過了,教會也沒有再返了,我就沒有想繼續寫下去的慾望。
就算寫,也是一篇起兩篇止,那些與我的生命暫時已不再有莫大關係。

有些專頁有幾萬甚至十幾萬人like,是屬於轉發資訊類型(現在當然是政治或時事最為吃香)。
我是不知道明明你又上網,我又上網,為什麼我要看你的專頁看我已經看過的新聞或資訊。…

--

--

Charis Hung
Charis Hung

Written by Charis Hung

玩命中,正在全職靠寫字維生。 Contact:charishaha@gmail.com #Facebook Page:洪麗芳-Charis Hung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charishung #IG:hlf_charishung

Responses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