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需要改變的不是受害者,而是加害者,但……
我有個朋友,母親常無故發脾氣,對她多番刁難。
她總是像哄小孩一樣,放低自己去氹她,就算自己沒有錯她也會道歉。
久了以後,她感到疲累。
有次她問母親為何這樣對她,她的母親說:「因為你生得好似你阿爸(她的雙親已離異),我見到就覺得憎。」
她複述的時候眼泛淚光,委屈地說:「我生得似阿爸我都唔想㗎嘛……」
我的心一陣揪痛,只好拍拍她。
旁人聽著都覺得難過,實在不知道當事人如何面對那傷口。
後來她和母親再沒有說話,同住一屋,但大家都不發一言。
她說這樣更好,至少不用懷抱著希望卻一次又一次被狠狠擊倒。
要是年輕的我,大概會認為和最親的人隔著鴻溝怎麼會好呢。
就算表面舒服,內裡還是疼痛。
唯有和愛的人相親,才會真的幸福起來呀。
所以以前我才那麼執著希望家裡變得「正常」起來吧。
可是現在我已經明白,很多事情不是你一廂情願就可以,除了你以外,還有他人的意願和屬於每個人的限制。
如果你已經嘗試過盡力了,我覺得放棄實在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很多時,我們其實都只能兩害取其輕地活著。
人生就是學習命運不如你所願時要怎麼活得自在。
而我的朋友,真的努力了。
她和母親一同見社工,遵照社工的意思,按著建議做,比如多表達自己,也和母親去逛街,做一些令彼此都快樂的事。
可是漸漸她發覺付出的只有她一個,而母親只是不斷苛索,更糟糕的是那個社工大概發現母親好難搞,慢慢的只對她施壓,要求她多體諒母親,站在母親那邊想。
「我覺得見社工對我嚟講都成為咗好大壓力,所以我開始避,唔想再見佢。」
人就是這樣,總是欺善怕惡。
內心想的可能是那個人沒救了,放棄吧,於是把火力對著那個願意改善的人全開,卻沒想到那可能成為另一種傷害。
不要為了捨難取易,就錯看重點。
雖然說一隻手掌拍不響,但有時明顯是有一隻經常大大力拍過來才導致情況發生,怎能反過來欺壓默默承受的另一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