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個無法輕易相信善意的年代 — — 他的「暖心餐廳」計劃》

Charis Hung
5 min readJun 25, 2019

--

「人仆過街之後會有兩種選擇:一種因爲你經歷過,所以會想扶返起人;一種因為你曾經跌過,所以都唔會俾其他人好過(猶如千年不解的婆媳關係)。睇人仆街最開心嘛。」他笑說。
雖然這樣,他還是選擇了落手落腳做一些事情,而不是在旁滋味地食花生。食花生的樂趣之處在於事不關己,卻能娛樂性十足,一旦你不再打算開花生mode,而是做實事,你便會感到現實的殘酷和無力。

他是香港催眠輔導中心的負責人,女友是言語治療師,他們在解決掉生活的問題後,決定向理想出發,希望透過自己的專業和經歷幫助一些有需要的人。
「起初我哋係想免費提供一啲情緒支援服務,唔係啲專業治療,只係想做啲早期介入,希望可以阻止一啲悲劇發生。如果有需要,亦可以refer啲相關機構俾當事人。但原來免費會令人質疑你。人哋會質疑你背後係咪有咩陰謀,係咪想借免費之名最後呃啲乜嘢。我從來無諗過原來喺香港,你想做一件好事係咁難。」
他說愈免費,壓力愈大。
同行會覺得他們做爛市,普通人會懷疑他們背後的動機。
老實說,我完全諒解雙方的情況。

香港人被教育得太多:「免費的最貴」、「邊有咁大隻蛤乸隨街跳」。連街邊叫你簽名支持乜乜乜的NGO成員其實最後目的也是要你月捐因爲他們其實是打份工會有佣分。
香港人還怎麼相信世界是有善意?

「所以後來我轉咗搞『飯局』,大家一齊食餐飯,傾下計,AA制。出奇地又反應好,試過一星期見足七個人。」
比起Formal的治療室,他說可能邊食邊傾更讓人放鬆。本來吃就是一件讓人愉快的事情,吃的時候還可以吐吐苦水,有人傾聽自己的煩惱就更相得益彰。
曾經有人對他說本來準備自殺,但和他聊過後覺得溫暖,發現原來世界仍然有好人,於是暫時放下了想死的念頭。
這些點點滴滴正是他繼續下去的動力。

「飯局計劃」持續了九個月,時間一久,他發覺長此下去並非辦法。身形「健碩」的他因為計劃已再「健壯」了不少,單靠他個人的力量可以做到的事亦始終有限。就在這時,女友和友人的經歷終讓他萌生出「暖心餐廳」計劃這念頭。

話說女友和友人在一間日式餐廳中傾談感情問題,沒料到友人竟哭了5–6小時也無法停下,正在尷尬之際,餐廳的負責人竟說可為她們安排好更隱蔽的一角,讓她們能在安舒的環境繼續用餐。原來香港願意做好事的還有很多人。
於是他開始構思計劃,嘗試聯絡餐廳,看看他們會否願意提供地方或一些簡單的sponsor,同時亦著手培訓相關的義工,讓飯局不再只限於他一人之力,而是有更多人互相幫忙。

「籌備咗一段日子,喺5月尾嘅時候計劃正式啟動。而家有30間座落唔同地區嘅餐廳願意支援我哋,一個月我哋大概會去同一間餐廳2次,每次佢哋都會sponsor我哋義工同服務使用者各一杯嘢飲或者一份set lunch。雖然只係短短嘅時間,但無論係義工定使用者嘅feedback都好好,除咗可以抒緩到一啲人嘅情緒,有義工仲同我講一直以為自己講嘢好叻,但原來自己有時候某啲說話係會hurt到人,令佢反思好多。我哋希望呢個計劃可以滲入社區,更加容易接觸到啲有需要嘅人。我真係唔想再見到有人情緒爆煲,斬殺咗邊個邊個嘅情況,可能佢哋只係爭咁個人伸手扶佢哋一把,結果已經可以好唔同。」

雖然如此,在籌備時其實也遇上不少困難,比如有些餐廳不知道為什麼總站在高高在上的姿態,好像正在施捨甚麼給你般。試過有次問餐廳會sponsor甚麼,負責人回答:「唔知喎,有咩食淨咪俾你」也試過有人指著他們說:「我知你哋做咩,你哋最後都係想sell service或者課程啫。」
他只能哭笑不得,佩服香港人的防衛意識。他解釋只是想在自己的專業上出一分力,假如使用者真的需要進一步的治療,他承諾只會推介政府或其他NGO的服務,絕對不會利用計劃作拉客之用。

他又試過找公關公司替他宣傳這項目,公關公司聽過他的理念後表示欣賞,最後卻問他:「咁你想幾時喺邊個位加插你哋嘅服務內容?」他呆一呆,說沒想過這問題。
公關公司說:「吓?!你要諗喎,唔係我哋唔知應該將個重點擺喺邊。」他滿頭問號,說:「我嘅重點就係希望可以將呢個計劃永遠run落去。」
這次到公關公司疑惑:「咁你有咩著數?我哋可以點幫你?」他說:「你哋幫我嘅地方就係俾更多人認識呢個計劃……」如是者來回幾次,他最後放棄了找公關公司幫忙。他不知道,原來在香港,你想單純做一件好事原來會如此複雜。

有記者亦曾問他為何做如此吃力不討好的事,何不向政府申請Funding,不是一了百了嗎。他說Funding其實有好有壞,的確可以解決錢的問題,也彷彿出師有名,但一旦牽涉到另一機構,你就必須按照其意願行事,比如要target哪些人,也要列出數據證明計劃的效用云云,有機會使服務變質,這是他最不願意看見的。

他強調「暖心餐廳」計劃這並非專業的治癒,只是很初期的介入。好像一個人受了傷,只有到達醫院才能正式開展療程,但不等於即場的急救治療沒有作用。
「而家嘅人其實好有需要。生理上嘅傷口我哋知道要消毒、處理,其實心理上都一樣,如果唔係同樣會致死。愈早介入,會復原得愈快。」

最近的日子很多人都很難過,要是你有需要,也歡迎聯絡他們。
再難過,飯也總要食,吃飽才有力氣對不對?

報名在此

--

--

Charis Hung
Charis Hung

Written by Charis Hung

玩命中,正在全職靠寫字維生。 Contact:charishaha@gmail.com #Facebook Page:洪麗芳-Charis Hung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charishung #IG:hlf_charishung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