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甚麼都說OK的話這樣其實很不OK
小時候我以為媽媽是沒有脾氣的。
這樣說不是指我的母親從來沒有生過氣。
媽媽生氣的樣子我不知看過了多少遍,因為我們頑皮,因為我們不聽話,因為我們做了她不喜歡的事情。
可是我把「媽媽」從一個人分割了出來,「媽媽」成為了獨特的存在。
「媽媽」是為了照料我們而誕生的,無論我們再無理取鬧,她也只得接受。
小時候一直是這樣覺得的。
直至有一天,在餐桌上媽媽的臉色從一開始便不太好,但還是一如往常地照顧著我們,我記得我好像又抱怨了餸菜不好味之類,平日媽媽總是溫馴地聽著,以致我差點認為她根本沒有把我的話放進心裡。不過那天媽媽卻喝罵了我們,你能明顯感受到她的不快,而且那種情緒是在我們出現前已存在。
奇怪的是我沒有因為被罵而不開心,只是覺得很驚奇。
原來媽媽也會有心情不好的時候。
原來媽媽聽到這些話會不高興。
原來媽媽會發我們脾氣。
好像從那天開始,我發覺「媽媽」其實也是一個人,我不能隨意待她,她也會有感到難過的時候。
現在回想,我也不知道那天是因為媽媽真的初次顯露了自己的情緒,抑或我的腦囪終於生埋,能夠好好理解他人的感情。總之我發覺,當你讓對方感受到自己的行為會為他人帶來傷害時,對方便會意識到要節制,要是一直裝作不在乎,對方反倒會愈來愈過份。
有時並非出於惡意,就只是覺得你也沒有表現出在乎的樣子,應該就是對你來說沒有甚麼大不了的事吧。縱使某些事情明明對一般人來說好像不太好,但因為當事人總是沒事的樣子,漸漸事情就會變得曖昧起來。
這樣的情況,尤其會出現在親密的關係上。
就像小時候的我總對媽媽苛索,又或是以前我有個朋友,總成為另外兩個朋友嘲弄的對象,時間一久,程度愈見嚴重。並不是不愛對方,只是當事人一再表現沒事的樣子,其他人也就忘掉了那些事情其實都是帶著傷害性的。直至當事人出聲,那些人才如夢初醒,呀,對不起,原來你其實感到難受,你為什麼一直不說?
這樣好像很仆街,但真的,就是會有這樣的狀況。
初初和Roommate合住時,因為她第二天要上班,所以總是比我早睡,我是凌晨還很有精神地在看片、聽歌的狀態。一開始我是戴著earphone的,後來發覺不戴,播小聲一點也可以,我們這裡隔音好像不錯,再後來我漸漸播起了正常聲量,她還是沒說甚麼,那時我以為她完全不受影響。直至有天我在煲劇時,收到她的Whatsapp,她說自己要睡了,我這邊的聲量可以減小嗎?我才知道,原來她不是聽不到這些聲音,她可能只是不好意思提出,想著自己忍一會就好了,我卻以為開再大聲對她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