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每個基督徒也該《循規踰矩》(四)──第三里
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有人想要告你,要拿你的裡衣,連外衣也由他拿去。有人強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
(馬太福音5:39–41)
這是一段為人所熟知的經文,特別是左右臉那節,連非信徒也能朗朗上口──當然是為了取笑信徒。
不怕吃虧是美德,你想如果有人總是斤斤計較,那是多麼的討厭。
比如和朋友吃飯時,叫了一些餸菜,結帳時有人說有兩道菜不是他叫的,也沒有吃,所以該不會要他夾份吧。
是的,道理上他沒有錯,但大家心裡都會O嘴,實在令人無言。
在吃虧與斤斤計較之間,大家普遍還是會傾向吃虧。
但在吃虧和憨居之間,界線是很模糊的。
用回同一例子,你是那個不願意夾份的人。你不願意並不是不想吃虧,只是不想被當傻仔。
已經不是第一次,那人明知你對海鮮敏感,每次點菜卻總叫海鮮;明知你不吃肥肉,每次總叫梅菜扣肉。每次如是!還愈來愈過份。你也並非吝嗇那一百幾十,但被人當水魚佔便宜,實在是嚥不下這口氣。
這章正講到羅馬時期,士兵有權要求百姓為他背負行李走一里路,耶穌教導信徒當自願走兩里路,好讓「這欺壓人的律法轉化為展現天國價值的契機,讓信徒有機會在小事上為信仰犧牲」。
這群信徒深受耶穌的說話所觸動,果然都為士兵背行李走了兩里路。
羅馬士兵也「善用」這群信徒的「善良」,這種「犧牲」很快廣為人知,甚至後來成為了傳統,牧者亦經常提醒信徒要謹守「兩里路」的原則,以作美好的見證。
不,故事並沒有記載士兵有否詢問信徒何以如此「大愛」,故事只說「羅馬士兵每次找人背負行李時,總會期盼遇到信徒。」
嗯,我們現在都不用再為誰背行李,但我們從未間斷遇上上述情況。
地鐵、巴士上現在不都增設了關愛座嗎?
政府的意思是若遇見老弱婦孺,這些位置要先讓給這些人。
而耶穌的意思你坐關愛座固然要讓,但你坐普通位置也同樣要讓,如此就顯明了基督的愛。
漸漸不知由何時開始,雖然沒有明文規定,但這hidden agenda由should變成了must,做不到的時候將會被放於網上公審。
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
「我會繼續讓,就算俾人話憨居都好,既然係上帝心意,我一定遵從。」
抑或你會說
「我唔會咁傻仔囉。就算俾人話都好,我唔會拘泥於呢啲所謂嘅教導,佢真係有需要我一定讓,但唔係老馮一定要讓俾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