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每個基督徒也該《循規踰矩》(七)──耶穌叫我成了瞎子
我們聽過很多次耶穌治好瞎子的故事,這一篇卻反其道而行,大膽寫到耶穌叫眼睛明亮的文士跌進漆黑一片的世界。
文士在人群中大喊:「大衛的子孫,可憐我吧!」
耶穌觸摸他,說:「你的信救了你。」
然後,文士成了瞎子。
嗯。
讓我們停一停,思想一下到底發生了甚麼事情。
你求上帝讓你有豐足的生命,結果你一貧如洗;你求上帝讓你成為別人的祝福,但你終身未曾脫離苦難。
這是一個甚麼樣的概念?
「上帝,你玩我?」
耶穌挨近文士,輕聲對他說:「你還要瞎眼一段時候。」(諗起都覺得變態)
文士向耶穌報以微笑,回答說:「主啊!不打緊!在祢觸摸我的一剎那,我已看見祢!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小改編。
我們總自命不凡,自己不是驕傲自義的法利賽人與文士。
但假如我們求光明,而至終上帝給予了我們黑暗。
我們會怎麼樣?
故事中的文士領略了上帝的道。
耶穌曾教訓法利賽人,說他們瞎眼倒好,但如今他們說自己看見,罪就在他們中間。
我們總以為自己看見,但我們其實甚麼也看不見。
上帝使文士瞎了,文士卻看見了上帝。
信仰之路常被形容為一段出黑暗入光明,從瞎眼到看見的旅程。然而,神祕主義作家如五世紀後期的神學家托名狄奧修斯就主張,我們愈是深究我們的信仰根源,就愈發覺得自己其實一無所知。
我說我要思考信仰,後來我就愈發迷惘。
甚至從前肯定的事,都變得再沒有一樣成了絕對。
「你有無得救嘅把握?」
初信的時候,我們被人這樣問過。
到我們信得久了,我們也這樣問初信的人。
說真的,由始至終,我從未有過得救的把握。
但我懂得答標準答案:「有呀。因為聖經話口裡承認,心裡相信就可以得救。」
外加一個溫柔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