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寫給未來的自己
剛開始閱讀這期的Breakazine,適逢十周年(和Marvel一樣啊),本期多贈一本〈你的留白小冊〉,內裡有個練習,讓你與未來的自己會面。
掃描一個QR code,會有把聲音引導你進入這個想像。
一般來說,我也不太喜歡靜觀或這些類似催眠的東東,因為會讓我坐立不安。我發現了,自己大概是個拒絕安靜的人,很嚴重的那一種。
我的靜必須建基於某種動上面,比如想要停止思考的話就去煲劇睇漫畫閱讀小說或者玩一些小遊戲,這樣我就可以進入另一個世界,忘記自己。
最近發現煮嘢食和洗碗也有同一功效,專注在一件事時就會忘掉另一件事(就像別人說要忘掉上一段戀愛,開展一段新戀情就對了。大概有異曲同工之妙。)。但透過呼吸放鬆專注回自己身上?單是這件事已經會令我神經更緊張。
不過一般來說,要是遇上要靜觀或這些想像式的練習時,我還是會乖乖去做。為什麼?只是想試試會不會有意外驚喜而已。
對上一次進行這樣的練習是在韓麗珠的好好生活寫作工作坊,那時候我知道了自己對身邊人的感受和看法;再上一次已是大學時期,在大專團契的門徒課程中,我知道了原來自己覺得很孤獨。
我不會說這些練習有用或者無用,你永遠不知道這些感受確是潛藏於你內心,抑或不過是仍浮在冰山的碎片。
只是有機會的話就試試,沒有也不打緊。
畢竟要是那些經驗如此重要,上帝就不會把我們設計得如此粗心大意,無法領略自己最內在的聲音。
偶爾讓那些東西浮一浮面就足夠,也許這樣才最好,這樣我們才能好好生存到底。
說回這次練習,聲音引導著我去見未來的自己。
我壓根兒看不見她的樣子。
未來的她環境不算超差,但也看不出有多好。
感覺上苦澀多了一點,整個人好像比現在更複雜,多了很多東西。
橫睇掂睇,都不覺得比現在的自己過得好(這是否反映了自己對未來的擔憂?)。
我不禁憂愁起來。
所幸在我問有沒有後悔過所選擇的路時,這個人兒還是堅定地微笑著搖頭(雖然還是有點苦澀)。
聲音引導著我進入未來的身體,觀看今天的自己。
我竟發現自己精神奕奕,閃閃生輝。
因為自己總是愈夜愈精神,偶爾一不小心就會日夜癲倒(像這篇文也是在凌晨三時寫的啊),雖然想著要改掉這個習慣,可是清晨或夜晚頭腦真的會變得比較不一樣,心思也會更細膩一點,日間總是靜不下心來,只想處理生活的雜務或瑣事。辭掉工作不就為了不受拘束地寫嗎?把心一橫,想著總之我睡夠7–8小時就好了吧(雖然有時還是不夠),於是就不再理會到底現在幾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