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全職寫作第5年零11個月:當我的寫作使人受傷
我曾以為走這條路唯一的考驗與掙扎便是貧窮。會好窮,但我得到了錢都買不到的健康、快樂和自由,又覺得其實自己比很多人富有。然而最近發生了某件事,使長久以來刻意不去細想的陰霾浮面。早在當年書寫家人使我遭受的疼痛、折磨與其中複雜的愛恨情仇時,我便曾想過,如果某天,他們看見了怎麼辦?如果他們知道我居然是如此看待彼此關係的,很受傷怎麼辦?但最終我還是選擇把一切都寫下,原因可能是我知道他們實際會得知的機會微乎其微,但最核心的原因該是其時自己狀態崩潰得根本無暇顧及他人,我不知道該怎麼做,而寫下來是我唯一稍微能見到的光,不過我也不排除內心更深層的想法或許還有,他們看到了也好,看到了我就不用再默默承受假裝,即使會帶來巨大傷害,或許也不失為一種解脫。
回望過去,以結果論來說,寫下對我而言是利多於弊,首先家人還是不知道我在寫作,所以他們因此受到的傷害是零;其次在那些絕望的時光,除了寫作本身拯救了我,也為我帶來許多同路人的支持和共鳴,使我知道自己並不孤單,沒有往更壞的方向發展;寫作亦成就了我的人生,使我走出自己獨特的路;最後因着多年以來的書寫,在我鼓起勇氣去見輔導時,才不致置身雲霧,不知自己如何走到今天。因此我厚面皮地寫到現在,盡量不去細想被我書寫下來的人與事隨後掀起的漣漪。
我能安然躺在平靜之中,或許亦基於匿名性。我天真地覺得,除了自己具名,其他人留下的不過是幾句說話、一些哲學思考論述,這些該是可以探討甚至辯論的。我覺得在沒有人知道當事人是誰的情況下,大家不過都是以事論事,這不成問題。能隱身在暗影之下,得知他人的看法,這樣不是很棒嗎?但我低估了網絡的破壞力,並不是人人都喜歡以事論事,很多人只是把自己的看法加諸在別人身上,有些人甚至只是出於惡意評論他人。更重要的是,為什麼意見要被放到公眾之中放大檢視?有些人或許也沒有覺得自己很對,或許很喜歡自己的想法但也明白自己和大眾的意見相左,只要不張揚便不會有任何問題。我憑甚麼替他們決定把一切攤在日光之中?
我選擇寫作,這是我的決定,所有好的壞的都是我該承擔的結果,何況後來我還賺錢了,但被我寫下的人可以得到甚麼?就算全世界都不知道他是誰,但我忘記了,他自己知道呀。他知道那些人的惡意,是向着自己的。就算不是惡意,但為什麼他得要被人評論呢?而且還不可以出聲為自己辯護,一旦講了,就被知道當事人是自己了。
只是寫散文的我,選擇以生活為題材的我,可以如何不牽涉他者?或許我自己也會想,那也是我經歷的一部份,我只是寫下自己的時光,這些東西不可以屬於我的嗎?寫作的邊界到底在哪裡?有人提出,最理想的做法或許是寫之前先詢問那個人,但這是不可行的,每一次寫如果都要先詢問,除了心會很累,也會帶來行政上衍生的各種問題。那乾脆就不要寫吧,但如果不寫,我要怎麼養活自己?我要為了他人放棄自己喜歡的東西嗎?我要為了不讓人受傷,同時捨棄掉那些從我文字中獲得安慰甚至是救贖的人嗎?
朋友說:「當你揀咗行呢條路,呢啲可能就係你要承受嘅必要之惡。」
然而,我覺得這樣太沉重了。
如果我不曾意識到會為他人帶來傷害,也許我可以安然走下去,但一旦意識到了,這人血饅頭要怎麼吃得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