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全職寫作第41個月
4月,感覺很漫長。
寫作路上順利完成了一個大Project的大部分,如無意外七月可以面世,到時再和大家分享這件開心事。4月依然清閒,沒有接到任何新工作,讓我萌生是否要再找兼職的想法,幸好隨着4月21日疫苗措施稍為放寬,社會好像又再漸漸復甦,各項活動又再活了起來,似乎能稍有起色。在這裡也宣傳一下,要是你想找人寫下自己或公司品牌故事,歡迎使用我的收費服務#以我的文字寫下你的故事(作品集:https://bit.ly/3y4HduZ),如果想贊寫廣告文,也歡迎聯絡我(作品集:https://bit.ly/3Ls4ye5)。如果各位看見任何有關寫作或有趣的短期工作,也歡迎介紹我:D 嘗到有趣的經歷,一定撰文與大家分享!
早前看見朋友share了一個熱血青年的故事:十年前16歲少年梁文軒只能在家裡以餅罐、枕頭、書本充當drum set,十年後26歲的他已從纖瘦變得健狀,並坐在真正的drum set前重新演譯了一次〈我是憤怒〉。網民驚覺,十年過去,這個小子依然沒有放棄打鼓,感動了不少人。因為喜歡,所以堅持,梁文軒說:「我唔覺得係捱,我好 enjoy 呢件事。」感同身受,做喜歡的事,從來只覺開心。無關結果,而是做着的同時已是一種滿足,是自身目的。我也不知不覺寫了八年,比許多人幸運,不需為生活而放下文字,反倒成了能養活自己的技能,何其感恩。
4月發生了許多事,像開始了人生期待已久的箍牙、終於打了COVID-19的第一針疫苗、剪了頭髮做了Facial、見了好幾個人生遭逢巨變的朋友、也繼續Let’s Meet的活動見了讀者;4月卻又好像時間靜止了一樣,我一直在某個泥沼中無法移動,終於昨晚在無人的家裡夜半醒來失聲痛哭。我從未試過內心感到如此混亂,好messy,很徬徨。而社工朋友和Y小姐說,這是個整理自己的契機,是好的。於是今早我終於打了人生第一個預約輔導的電話。其實我應該在很早以前就處理傷口的,但我害怕。並不覺得見輔導代表自己有問題(我懷疑這個時代到底有誰沒有帶着傷痕而活?),也不單因為費用而卻步,我真正害怕的是遇不到契合的輔導員,最終換來二次傷害。我很害怕,揭露脆弱成了傷口感染的機會。我是個懼怕受傷的人,這才是我壓抑的真正原因。但或許時候到了,也該勇敢面對了。
每個周末我都會在Facebook、IG和Medium貼出寫在Patreon的文章,不知不覺文章的時差已超過了一年,感覺和social media的朋友再無法像從前般親厚,雖說大部分文章並無時限性,領悟從不會過期,但總是隔了一重。譬如說懷疑自己感染COVID-19的那篇,其實已是年多以前的事,有些東西一旦錯過時機,好像之後知道了感受到也不再一樣,所以人生還是盡可能不要等太多喇(但也或許只是由於整個社交媒體生態的改變也說不定)。
不過人生總有取捨,你不能甚麼都要。選擇Patreon,能讓我繼續寫下去。如果你經濟許可的話,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我們繼續同行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現正全職寫作中,有你的支持才能讓我繼續寫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