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係,又有人問我要唔要睇醫生。
我喜歡
淚珠一顆接著一顆滾下來的感覺。
靜靜的,自眼眸滲出,從臉頰滑下,再聚到下巴……
然後我會拭去。
一次又一次。
我覺得很神奇,原來淚水可以如此源源不絕。
不喜歡的是,永遠伴隨而來的鼻水。
一樣是液體,它們的待遇卻是天淵之別。
是的,世界從來不公平。
但我發現世界恐懼淚水多於鼻水。
如果你流鼻水,別人會說:「咦?你流鼻水呀。無事呀嘛?」輕描淡寫,轉個頭就繼續日常,不過是一句連腦袋也毋須經過的客氣問候。
好朋友的話會戲謔:「哇!你係咪有病?!離我遠啲呀!一陣食飯你用公筷」。
但如果你流出的是淚水,輕則換來不知所措,乍看不到。
重則也許會有人不耐煩地想/問:「喊咩啫?人哋窮到三餐無飯開瞓街都未喊。」
而假若你「疑似」經常流淚,就會開始有人問:「你要唔要睇醫生呀?」
這時候,我都會很想唱陳奕迅的〈重口味〉。
「眼淚裡含有止痛藥 誰亦靠啜泣 啜泣 啜泣 去通眼口耳鼻」
其實,究竟我喊代表了甚麼?
不喊,又代表甚麼?
講到尾,這都是我自己的事。
如果我的情況嚴重到影響日常生活,我的痛苦已超出我所能承受,我很不對勁,我.一.定.會.去.求.醫。
因為這個世上,沒有人比我更愛自己。
一個人在難過的時候,我們除了present「你好似有啲問題,要唔要睇醫生」外,是不是還有另外關心的方法?
是的,社會很關注抑鬱症患者,但也並非所有不快樂的人均需要就診,就診了也不代表事情已得解決。
你如果不能明白一個人為何活得如此痛苦,那是你的幸福,我為你感恩,但不必希望人人和你相同。
假如理解不能,倒不如安靜,也不一定要發聲的。
我們活了一些年日,或多或少亦早已非完整無缺之軀。
是的,世界不完美。
每日都有人失戀,每日都有人愛上不該愛的人,每日都有人被驗出患有癌症,每日都有人出生和死亡。
每日,我們都知道香港的情況一天比一天更差。
我們習慣瀟灑,否則不知要呼天搶地幾多回。
更重要的是,生活,還是要過。
但失去的、難過的、傷痛的……
It still mean something。
所以,我們只不過哭泣。
不可以嗎?
(記於2016年4月30日,雖然現在我已經很少哭泣了。人愈大,淚線好像也隨時間退化了般。但我仍然覺得眼淚很美麗,也覺得人就算不快樂地生存著不一定要被稱為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