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你噉樣會受傷!」
最近去看了〈幻愛〉,除了結局有點小扣分,整體來說電影相當不錯,拍得很有張力,也看得出整個劇組及演員花了心力了解精神病人是怎麼一回事(接下來會有點微劇透,有被劇透恐慌症者請止步。),尤為欣賞阿樂拿出電話錄音以分辨欣欣到底孰真孰假的橋段,就算阿樂理智上知道了欣欣是假的,情感上卻無法抗拒欣欣,完全展示了思覺失調患者的無力與無奈。
電影有很多值得思考和討論的地方,其中之一是,我們到底有沒有權利決定精神病人的命運?
電影中阿樂與葉嵐的戀愛被發現,中心要求葉嵐的論文研究即時終止,並且不再踏足中心及不准再接觸阿樂。
負責跟進阿樂多年的職員阿Joe說:「阿樂你放心,我哋會保護你!唔會畀你受傷。」
一言蔽之,身邊的人認為阿樂與葉嵐的戀愛是種錯誤,阿樂會受到傷害。
「無人問過阿樂係咪真係覺得受傷,而係直接判斷咗佢受傷,話會保護佢。」
K說:「喺呢樣嘢之前,係無人問過阿樂係咪真係鍾意葉嵐,精神病人嘅愛難道就唔係愛?」
另一邊廂,葉嵐也受到教授的指責,她們的對話很有意思。
葉嵐:「教授你知㗎,我真係幫到阿樂,佢而家嘅病情好咗好多!」
教授:「無人話你幫唔到佢,但你知唔知點解有守則嘅存在?」
葉嵐:「為咗保護client,亦都係為咗保護CP。」
直至現在,我也覺得守則有其重要性。
守則是一條界線,提醒置身當中的人不要越線,也是能讓人維持清醒的重要存在。
所謂精神病的治療,除卻吃藥,都是比較傾向心靈性的。
並不是精神病人特別脆弱,而是在與相關人員剖白自己時,那刻的自己比較柔軟和不設防,要是有誰不安好心而毫無後果,確實令人擔憂,而戲中葉嵐一開始也確實是利用阿樂;另一方面,界線的存在亦讓病人能意識到,眼前這個溫柔的人再關心我,我也不該作非分之想,可以稍稍舒緩移情的力度。
界線,非常重要。
可是,把阿樂和葉嵐分開,是否就是最好的做法?
精神病人和CP難道就不可以真心相愛嗎?
這個……真的是令人常頭痛的問題,當然,如果只是阿樂和葉嵐的問題會簡單得多,你們要是真心相愛,就好好廝守好了。
但在群體社會中,每一個人做的事都會互相影響。
阿樂和葉嵐的真正問題是,他們的結局會影響著往後精神病人和CP/治療人員關係的存在,所以縱然葉嵐是教授最喜愛的學生,在葉嵐選擇了不會遵守不見阿樂的條件後,教授也無法拯救葉嵐,葉嵐將終身不可能成為CP,至少在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