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人生這個「寄居」的階段到底有甚麼意義呢

Charis Hung
4 min readJun 14, 2020

--

自開始思考以來,「人生的意義」這個課題就未曾離開過我。

預科的時候興致勃勃地閱讀殷海光《人生的意義》,以為會覓得答案,結果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那只是中文版的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叫我大失所望。
二十幾年,我充其量只能領會,或者活著本身就是意義。
活著,我們每一天都能有新的感受,每一天都有新的體會。
但那畢竟無法安撫我躁動的靈魂。

人為甚麼要存在?我們為了甚麼去活著?是不是每一個人都被賦予著使命?

我以為信仰能為我帶來亮光,結果信仰只是令我更覺空虛。
我不知道是否自己在甚麼節骨眼理解錯了,或者大家可以幫我梳理梳理?

印象之中,基督教擁抱今生是短暫的,永生才是永恆。
現世只是我們的寄居地,並非終點。
我的腦海總出現唐三藏取西經的畫面,一路西遊,沿途過五關斬六將,師徒經歷重重,終於修成正果,取得西經,悟徹了人生哲理。
有時我會想,那段「西經之路」是否就是我們通向永生之前的「人間之路」?

但耶穌說祂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祂,沒有人能到父哪裡去。基督教也一直強調,沒有任何人能因著自己的行為而得救(雖然上帝會審判我們的行為),沒有人能因爲自己做了甚麼或不做甚麼而獲得追求的結局。
這樣似乎和西經之路又有所不同。

你在人生無論參透了甚麼,與能否擁有永生沒有必然或直接的關係。
我今生很努力地做一個公民、你很盡力地擔起父親的角色、她很拼命地成為一個出色的女強人,在永恆的國度裡,一切都不再重要。

我們總愛開玩笑稱上天堂的是唱K班,落地獄的是BBQ隊。
聽講我們在永生就是永恆地頌唱讚美上帝。
我們的形體可能不再一樣,你和我、我和他再沒有任何關係(父母子女夫妻男女朋友摯友敵人),我們都只是因著與上帝同在已感到極盡滿足與快樂的受造物。

於是我更覺疑惑,我們這一生究竟是在做甚麼呢?
無怪乎有些耶_總說我們要有屬靈目光,看重屬天的事情,在地的事毋需太執著認真(再加多句掌管的是神),便可投入於教會四幅牆內誠心禱告,切切敬拜上帝。
今生不過寄居,對比永恆,幾十到一百年不過眨眼之間。
何需苦惱?
只是剛巧我是個活在當下的人,無法眼見有人被打而我連憤怒也沒有只是客觀有如智者地說聖經早已指明世界只會愈來愈敗壞,然後嘆息一聲。
我沈不住氣。

--

--

Charis Hung
Charis Hung

Written by Charis Hung

玩命中,正在全職靠寫字維生。 Contact:charishaha@gmail.com #Facebook Page:洪麗芳-Charis Hung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charishung #IG:hlf_charishung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