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不用和解沒關係

Charis Hung
Aug 28, 2021

--

其實內心更想說的是「和解你個頭!」,不過放在文章標題好像有點怪怪的,所以就寫在文章上的第一句吧。

昨夜收到讀者message,問我中秋節過得怎麼樣,有因為要見家人而出現掙扎嗎。
她祝我中秋節快樂,卻坦承自己這個中秋過得不太好,需以眼淚作結,實在令人心痛。
話說,我昨夜還真的回了家,因為母親大人說9月尾不要回去,改為中秋節回家如何?我搬出來以後大概每月會回家一趟,但其實並沒有定下一個月只回去一次的規定,原本心裡有打算月尾回了一次,月頭再回去吧,畢竟中秋節嘛,但媽媽好像已經習慣這樣的Pattern,主動提出更改時間,我當然沒有所謂,省卻麻煩,自然樂於接受。

媽媽已經62歲,來到這樣的年紀,通常旁人就會開始講一連串「你要好好孝順媽媽啊」、「子欲養而親不在」、「有甚麼都讓一讓,珍惜和媽媽還可以相處的日子」之類的說話,不過我的情況比較特別,可能青少年時期自己過於顯明憎恨媽媽的情感,這樣的說話我由十多歲時已開始聽,現在反而免疫了。他們說的都是事實,可是他們忘記了,媽媽的人生只有一次,但子女的也一樣呀。媽媽,你又可曾珍惜過我曾為你付出的一切,而不視之為理所當然?

回到家後,媽媽第一時間叫我幫她捽藥酒。
「你整親?」
「條腰唔知點解酸酸軟軟,你家姐一啲力水都無,叫你阿哥又有啲尷尬……」
於是我就捽捽捽,然後媽媽突然說了句:「如果你住喺屋企就好,我就可以日日叫你幫我捽。」
若果是關係良好的母女,這個大概是很溫馨的對話吧。
可是我的心一沉,還升起了點寒意,想起從前那些雖然不是母親有意,卻不自覺把我當成工具人的日子,就讓我不寒而慄。
不,我才不想重回那樣的日子呢。
我不喜歡你在我做得好時讚的每一聲乖和叻,因為那些都是伴隨著做得不好時的廢和不孝的責罵聲而衍生的。

每次回家,家裡的餸都會豐盛起來(當然是買的),媽媽還會把一切可以送給我的東西都送我,例如垃圾膠袋(現在住的地方沒有分派)、杞子、生果、毛巾、濕紙巾……以致哥哥有時還會打趣我:「點呀,又有啲咩想拎走。」或是說:「終於有餐好嘅食」。哥哥想讓我知道,媽媽很疼愛我。關於這件事,我早就知道了,不然才不會痛苦這麼多年。

可是愛呀,要懂得表達才不會造成傷害。
媽媽連愛自己都不懂,怎麼會懂得愛我?
她只要能活得快樂一點,健康一點,我就謝天謝地了。

現在回家我不會再覺得痛苦,還可以心平氣和地做工具人,幫她查看信件、處理藥丸、剪頭髮,她要我做的,我都可以有耐性地做,不是因為我長大了知道媽媽的難處,也不是因為已經原諒了,甚麼放過別人…

--

--

Charis Hung
Charis Hung

Written by Charis Hung

玩命中,正在全職靠寫字維生。 Contact:charishaha@gmail.com #Facebook Page:洪麗芳-Charis Hung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charishung #IG:hlf_charishung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