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不是我們不善良,有時是社會讓人成了壞人---〈82年生的金智英〉
沒有看過小說,可是單就電影而言,非常值得一看。
我喜歡平淡的張力,愈是濃烈的感情愈要輕輕說,太赤裸太直白,反倒失去吸引力,讓人想轉臉不看,甚至生出反駁之力。
而〈82年生的金智英〉拍得很真摯,只是一再側寫為何金智英會患上精神病。
要說挑剔的話唯一想挑剔的就是現實中的患者真的能如此幸福嗎?
丈夫真的可以如此包容體貼諒解?家人也果真能如此愛護她嗎?
需知道很多時抑鬱症患者最難過最難面對的其實是來自身邊親密者的不理解甚至責備。
還有,抑鬱症會出現解離人格嗎?我好像是第一次聽聞……
(以下將會嚴重劇透,接受不了的朋友請返回上一頁。)
金智英之所以患上抑鬱症,並不是單一原因,其實世界上幾乎沒有問題發生是沿於單一因素(比如現在的抗爭由反送中開始,卻不能以撤回送中完結,有很多很多問題其實一直潛藏沒有解決,民怨才如此一發不可收拾。),引發金智英病發的或許是生了小朋友後,要放下自己的事業,做個被人看輕但其實相當辛苦的家庭主婦。
但其實在更早以前,童年留下的種種早已壓在她的心頭,發生過的事情都無法消失,只是自己不曾發覺,等到一點甚麼都再裝不下,傾瀉下來,只能整個人都被淹沒。
比如姐姐對她說長大後要去很遠很遠的地方,因為這樣就不用再遇見韓國人;大姑媽對她說做女孩子一定要斯文、孝順;弟弟因生為男孩,於是就理所當然甚至不合理地被寵愛溺愛;被男孩子跟蹤、騷擾,父親斥責都因為她裙子太短亂對別人笑置自己於危險當中;母親為家庭犧牲、手上的疤痕、無法達成老師的志願也成為她的痛。
童年時候的金智英,在不知不覺間早已被許許多多的片段堆壓著而不自知。
長大以後,社會也沒有對金智英友善。
好不容易找到工作,也很努力地工作,還得到了上司的賞識。就因為身為女性,她被認為是不穩定的人力資源,終於升職的是比她表現更差的男同事。
婚後是不是還有工作我們從電影不得而知,但肯定生完小朋友後她放棄了工作,當起全職媽媽。
當媽媽是一份全天無休還不能hea做的「工作」,可是她連喝杯咖啡都會受到路邊上班族的揶揄(我是不懂這些人喇,怎麼會覺得做母親是一件輕鬆的事?又憑什麼覺得自己高人一等?奇怪。)
而且過時過節還要應付老爺奶奶和親戚,做個勤勞默不作聲的媳婦。
導演特別highlight了一段金智英和丈夫決定生不生小孩時的片段。
丈夫說:「反正遲早也要生,不如就現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