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一個好的讀者讓人心裡舒暢
那是發生在我書寫關於和母親關係的〈鼓油雞〉下面的留言。
留言者只是被tag,並不是一直在看我文章的人,於是她寫下的也是很大眾的回應:「我覺得…作者好自我感覺同私底下彆扭,內心有咩感受唔得好好向母親好好表達嗎…唔知我有冇理解錯,不過我冇咩資格去批評佢咩,我自己都唔系d咩好女兒。」
本來如果留言只得上半截,我可能就會略過不作回應,畢竟每個人對於事情的看法都可以有所不同,我也不能要求別人單看一篇文章就完全明白我這個人或是我和母親的關係。
可是因為留言者說她也不是好女兒,我就覺得或許並不是個無法溝通的人。
於是我回覆:「哈哈,你估咁多年會唔會冇表達過。」
我常常想,為什麼我們都覺得自己是智者,而別人是弱智呢。
我們又不是愛恩斯坦或是哪裡的神童,一般來說,我們想到的事情別人也一樣會想到呀。
這是我寫文章時經常想傳達的觀點。
然後她再回應了:「唔想成日見到鼓油雞,可以同佢講你鐘意食邊啲餸,等佢心裡大概有個譜都好吖。還是兩個人數少,唔知煮咩好,份量較難把握?我感覺你媽媽對你都係有愛的,只係不如從前小時候,畢竟經歷過咁多事,而你又長大成人了」
我覺得她的回應不討厭,也很具體,要是再早多十年,或許會很有用。
我也很有耐性地回覆:「情況比你想像中複雜好多,不過我明白淨係睇一篇文唔會明白到。正如你話自己唔係咩好女兒,都一定係有個過程令你變成噉,而唔係天生而成。不過只係想話俾你聽,你諗到嘅方法我都諗到,亦都嘗試咗。我今年都27歲,咁多年唔會白過。好多人都一樣,只要智力正常,我相信大家都會諗到一般人諗到嘅建議。但最後唔work 當然一定係有原因。我唔係覺得媽媽唔愛我,可能大家只係有份成為母女,但無緣變得親近。」
大家的回覆都愈來愈長,明顯走心了。
大多時候我會覺得,除非對方很奇特,不然一般來說你釋出善意/誠意,別人也會回贈相同的感情。
她也回覆:「的確我不清楚你家庭內部實際情況如何,亦僅是以此文章作猜想。有緣成為親人但無緣走近,我也與你身同感受。不過始終今世都既成事實了,還是希望自己能夠回報她甚麼。對於來世的想法感覺你現在是徹底死心了,代入角色後我感到少許悲傷,她的確在某些地方做得不足但仍是確實地付出了感情(或愛),這點足以令我不再打算捨棄她、對她失望,至於來世是否再續前緣,隨緣吧。當然我不清楚貴家事,不好作過多評論,如果單看文章認為有點小事放大。或許這正是你運用的寫作手法吧,以某件事作引而抒情。如果引起你的不愉快我感到抱歉,祝寫作順心」
來到這裡時,我已經很欣賞這個人。
她能捕捉我的感情,也明白我的意思,沒有因為自己的立場和我不同就死拗到底。
有時候這類留言到最後有機會會演變成爭論「你媽真的很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