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Let’s Meet (5):她擁有我所沒有的「無雜質」靈魂
餐廳中,我對面坐着一位有點知性的女生。她戴着眼鏡,皮膚幼細,臉上並無妝容,很乾淨白晢的一個人。她正在對我訴說關於自己如何從記者轉行到從事環保NGO團體的過程。
「我唔係一個可以問尖銳問題又或者轉數好快嘅人,後來做咗半年就quit。輾轉之下搵到而家呢份工,冇諗過又幾適合自己。」
「最緊要了解自己,每個人都有唔同位置。」
真的,像我就沒有辦法早睡早起,抗壓力也一般。可是漸漸知道沒有一些大家都認可的優點也不緊要,重要的是清楚自己的特點,然後運用得宜。習慣飛翔的人為何要參加跑步比賽呢,游泳健將走去爬樹當然只得平庸成績。
「做做下環保,發覺自己對呢方面都幾有興趣。」
「我反而想問下,香港啲回收係咪真係有回收?我聽講好多其實最後都係送咗去堆填。」
「係有呢個情況,但都好多真係有回收。其實有求就有供,而家係有下游,綠在區區都真係做緊環保嘢。例如我之前參觀過『劉財記紙業有限公司』,其實佢哋機器一個鐘可以處理一公噸廢塑膠,但而家每個月只係收到二十至三十公噸,回收量遠遠不足……其實只要每人做多少少,已經爭好遠。」
我一向不是環保人士,對這方面也沒有太關注。環保對我來說太遙遠,從來不是我生命中重要的東西。
「我曾經有諗過喺屋企附近開間祼買店,後來發覺原來就算係屋企附近嘅噏耷商場租都好貴。而家退而求其次,做住團購環保產品先。」我莞爾,租金昂貴可說是香港一直以來的標記呢。
眼前的可人兒續說:「其實我對環保嘅觸覺係好受兩間店影響,一間係二手衫店,老闆會歡迎人哋寄賣,佢會check品質同牌子;一間係護膚品店,佢哋會做祼賣。我覺得買一樣嘢唔應該單係因為佢平,我會睇埋質素同佢背後嘅理念。」
然後她和我分享了一件事。
「喺二手衫店嘅時候,我曾經買過一條褲,大概二百零蚊,然後有一日,我行葵廣竟然見到同一條,佢係新嘅,而且只賣幾十蚊。當刻我心情有啲複雜,但後來我諗通咗,我覺得錢唔係最重要,至少我挽救咗條褲,同埋我畀嘅錢都唔淨係嗰條褲,而係支持間店。」
我忍不住說:「可能我衰,我第一時間會諗間舖有冇呃錢。」
她有點意外,後來說:「應該唔會嘅,間舖入面都有啲牌子嘢,賣得比較平,只係我咁啱揀嗰條冇牌子。同埋個老闆係同事朋友,都信得過。」
呀,我終於知道自己心裡微微的奇異感是甚麼了,她是我見過少有的又pure又true的女生,彷彿世界從未被污染,裡面沒有不好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