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被陰影籠罩的她
猶記得初次見面,外表嬌滴的她隱約透露一股犀利的感覺,彷彿整個人都在訴說:「你不要小看我」。但比起自信,我感受到更多的是受傷,因為要保護自己,所以才豎起整身的刺。感覺很熟悉,太熟悉了,以致我下意識逃避和她相處。那些年,我還未準備好面對和自己如此相似的同類。接近十年後再相見,她整個人成熟了,也變得柔和許多,而我在這夜,第一次傾聽她的故事,明白她疼痛的緣故。
「《年少日記》入面有兩封遺書,遺書入面不約而同都提到一句『我唔係啲咩重要嘅人』,所以喺呢個世界消失都唔緊要。我想講,呢件事exactly發生過喺我身上。」生怕我誤會似的,她立即補充自己和家人關係好好,無論是父親、母親還是家姐,都對她關懷備至,寵愛有加。但或許有時也因這樣,一切的挫敗、憤怒、傷痛、怨恨……無法傾倒在他人身上,哪怕只是一點滲漏都不容許 — — 他們是那麼的好,如果有問題發生,一切必然是出在「我」身上,是我不夠堅強,是我過於敏感,是我太過脆弱。這些年來,她總是如此困惑着,也責怪着自己。
只是有些時候,悲劇會發生,並不是誰的錯,不過是事情就那樣發生了而已。譬如,當你有一個資優的家姐,她順理成章地成為你的榜樣,你的指標,你無論花費幾多努力都追不上她,那樣的窒息感不是講句「睇開啲啦」便能了事。
「我諗如果識我但又唔熟我嘅人,可能會以為我係《年少日記》入面嘅細佬,因為我由小學開始,就一路都玩好多嘢:唱歌、彈琴、跳舞、跳繩、朗誦……甚至以前曾經有同學講過一句『乜又係佢呀』,總之乜都有我份,我好似好叻咁,又攞過好多獎。但佢哋唔知道,其實我做嘅所有嘢都係家姐做過,我只係行緊家姐行過嘅路,而我……永遠都唔夠佢出色。」
資優家姐比她大三年,母親為了不讓家姐因資優受影響而從未曾把這件事告訴過她們,只是自己辭退了高薪厚職,陪伴她們成長,母親希望兩姊妹都能過平凡安好的生活。她不知道家姐資優,只是一直覺得家姐比自己優秀。「我永遠都覺得自己做得唔夠好,就算拎到同家姐一樣嘅成績,但我係需要好努力,而家姐係輕鬆就達陣,佢係嗰啲可以舉一反三嘅人。」會氣餒不只是來自己她自己和家姐的比較,也是他人的態度。
「我明顯感受到彈琴Miss對我比較冇耐性,佢會話教我家姐冇咁辛苦。學校嘅老師都會將我同家姐擺埋一齊,我好自然都會覺得自己要同家姐一樣咁叻。同一樣嘅說話,家姐講出嚟永遠比我更有說服力。」遺憾的是,兩姊妹的長處和興趣幾乎一樣,想要分開發展也並不那麼容易。而壓力逐漸滋長成能吞吃她的怪獸。
「而家諗返起,第一次身體有問題可能係小六嘅時候,有次我無啦啦唔舒服,成個人好暈,抖唔到氣,覺得眼花……」其時她並不知道,這次將是拉開困擾她至今的恐慌症序幕。
母親察覺她的壓力,曾建議她中學不要選和家姐一樣的,但區內的好學校就那麼一兩間,她不想入讀只專注學業的,只得選上和家姐同一間。
「你有冇後悔?」
「其實冇,當時嘅我根本唔清楚發生咩事。我同家姐感情好好,學校亦畀好多空間我發展,感覺呢個選擇係理所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