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會被埋葬於荒謬的洗禮之中
人的記憶很脆弱,脆弱得有時候你連自己有沒有殺過人,也可能會記不起。
韓劇〈理判事判〉中,含冤入獄十年的張順福,特意犯偷竊之罪以獲上庭機會,只為了說一番話:
我沒有殺我丈夫,我以我兒子的性命發誓。我並不期待什麼,只是想記住,我不是殺人犯,在監獄待了十年之後,我都記不清了其實我並沒有殺人,甚至錯以為我真的殺了丈夫,這種想法讓我很恐慌。
看到這幕時,我深深覺得震憾。
都說謊言講夠一百遍、一千遍,假的都會變成真。
本質當然無法轉變,但人的認知與觀念可以。
而世界,很多時候不過靠著其實並不太可靠的「想法」在運行著。
時間久了,外來世界的一再干擾,當初信誓旦旦相信的理念與自信的答案,都會模糊起來。
比如傳媒屬第四權,有監察政府的能力而不是為了hit rate不得不juicy起來,比如〈Glass〉中三位主角確實擁有異能而並非如醫生解說般患了妄想症,又比如張順福確實沒有殺人而十年的監獄生活卻讓她開始懷疑起自己來。
那些我們確信的事,其實也可以漸漸變得不確切。
不時在Facebook中都會看見某些Post在傳哪間學校同學說廣東話要被罰,哪些寫粵文又被打個大交叉,身邊有不少小學教師,我很難想像他們當中會有人正在執行這樣的規例。我也不太能想像有一日我在香港講廣東話會被歧視,但我知道這一天終會來臨。
我認識的兩個小孩,他們仍講得一口流利廣東話,但他們的普通話卻不再如我們當年那麼「普通」,他們字正腔圓,他們的捲舌很厲害,甚至他們有帶著不知是來自北京還是哪個地方的口音,雖然他們明明是地道的香港人。
有一天,也許未來的人會漸漸忘掉香港從前的樣子,忘記了香港是特別行政區(可能只會記得大灣區?),忘記了廉潔公義是社會的核心價值(只知道誰大誰惡誰正確?),也忘記了廣東話曾是我們的母語(甚至也忘記英語是法定語言?)。
我們可以做的其實很少,每個時代的人都只能活在自己的時代。
六、七十年代的人不能要求我們要有甚麼獅子山下,刻苦耐勞的精神;八、九十年代的人不能要求千禧後只愛本土,不望國際。
變幻原是永恆,勉強上一代走我們的路,我們不過成為另一堆死廢老而已。
雖然如此,未來卻由今天一步步組成。

張順福為了記得她自己並沒有殺人,她在法庭中脫下不屬於自己的囚服;為了記住記憶中的香港,我也會活出香港人的模樣,堅持講廣東話,文章寫到對話時繼續用粵文,就算有一天打尖成為了日常也堅決維持排隊的美德。
不知道在有生之年,香港會不會變成100%我不熟悉的香港,但即使成了,也只願我不要懷疑,曾經,香港真的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