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由信轉為不信……而返的一日崇拜
各位勿恐慌,我並沒有在短短數天內從返了八年教會轉為不信者,只是當信仰遭到衝擊,我仍舊處於混亂(無法分辨真實)、恐慌(多年來的信念突然不再堅固)、不解(很多問題不斷浮現),我再無法對教會的教導照單全收。
我變成了問題兒童。
我忽然醒覺,我們一直以來,可能都誤會了不信者。
從小到大,我都被灌輸,不信者喜歡挑戰信徒,他們總喜歡在雞蛋裡挑骨頭。你若有心力可和他們辯論,否則毋需多與他們爭辯,因為就算你贏了他還是會不信。(但我們最初難道也不是不信者嗎?)
我們被教導,不信者,特別是喜歡問問題的不信者都是帶有挑釁心態的。
但,這是不對的。
今天,當我在上主日學時,我完全無法明白它對我的意義。我根本不能完全確信聖經就是真理,或者保守地說,我不確定教會詮釋的聖經就是真理。因此我有很多疑問,我未能完成投入。
到了崇拜,更像是惡夢的來臨。
我第一次發覺返崇拜原來如此難捱。
很久以前,我便發覺大部分基督教的詩歌千篇一律。
今天對我來說更覺它們空洞。
簡單來說,基督教詩歌就是幾個pattern:
1. 頌讚式的,不斷讚美上帝。
2. 我錯了,我認罪,上帝令我生活過得更好。
3. 我曾經迷失,但上帝已令我找到方向,我不再煩惱了。
這樣的詩歌不一定有問題。
但但但,問題是
當我不信的時候,我如何能頌讚得起?
當我痛苦的時候,我怎能唱出上帝我已得釋放?
當我疑惑的時候,我可以唱出我已找到答案嗎?
於是當我學懂「要口唱心和敬拜神」,要「行我所唱,唱我所信」時,我在敬拜中閉口不唱的次數愈來愈多。
我知道自己一直是問題少女(呃……勉強吊車尾叫少女),但我從不曾想像我的疑惑在我不再能堅信基督教所描寫的上帝就是那位造物主時,會這樣傾瀉而來……
像曾經叫我非常非常感動的一節經文
「所以我告訴你們,不要為生命憂慮吃什麼喝什麼,為身體憂慮穿什麼。生命不勝於飲食嗎?身體不勝於衣裳嗎?你們看那天上的飛鳥,也不種也不收,也不積蓄在倉裡,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牠,你們不比飛鳥貴重得多嗎?」(馬太福音6:25–26)
我今天忽然疑惑,我們真的無需憂慮嗎?
飛鳥確是不種不收,因為牠們是靠飛行捕捉蟲類覓食的。
如果不努力尋找食物,不小心避免被人/其他動物攻擊,牠們還是會死去。
另,在地球上多少人在第三世界國家每天餓死?
又多少人在香港為了生活必須營營役役,手停就會口停?
這些人,又該如何理解這節經文呢?
像在不明白的事情之上,總有人喜歡推出「上帝的意念高於人的意念」之說,甚至講出就像螞蟻不能明白人想法的比喻,卻同時間要求我們以上帝的眼光看待事情,要求我們去想像WWJD,
難道這,不是矛盾的嗎?
像講道上,我們經常會聽見誰誰誰遭遇不幸或逼迫,但經過禱告、悔改、守候,最終他/她都會得到好結果。
比如上帝會賜下比從前更多的錢財、更高的地位、更好的人際關係等等。這就是個好見證。這就是可以拿出來高舉上帝大能、愛及最終順服的好結局。
我絕對相信有這樣的人存在。
例如約伯,例如但以理,例如星火飛騰的誰誰誰。
但為什麼要如此高舉呢?
難道生活中更多的不是我們始終得不到上帝的回應,我們始終無法擺脫貧窮,我們的家人結終沒有信主(甚至已經離世),我們始終活於不幸之中(至少在世人眼中),但即使如此,難道我們就無法見證上帝的愛嗎?
其實我明白的。
這些「好見證」的講述能給予會眾力量,能推動他們跟隨主,更順服上帝的帶領,也叫我們更有盼望。
但聽多了,我開始覺得不真實。
甚至有一點點憤怒。
浪子的故事不就是教導我們不要錯看了,貴重的不是錢財與恩典,貴重的是上帝本身嗎。上帝與我們同在豈非已是最大的滿足,是我們最該珍惜的本質嗎?為何又要靠那些好結果、好結局證明這份信仰的真實?
甚麼時候我們可以成為但以理書中的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縱被尼布甲尼撒王要脅要扔進火爐之中,仍有那種「即或不然」的態度,肯定地宣告:「即便如此,我們所侍奉的神能將我們從烈火的窯中救出來。王啊,他也必救我們脫離你的手。即或不然,王啊,你當知道:我們決不侍奉你的神,也不敬拜你所立的金像!」(但以理書3:17–18)
甚麼時候,我們能更多肯定一點那些被獅子咬死,被尼祿逼迫以至於死的信徒,也同樣被上帝的愛所擁抱,所祝福?
當我跳出一點點屬於信徒的視野,走出一點點基督徒的想法。
我有很多很多很多的不明白。
原來,很多人真的對這個信仰有太多的疑惑與不解,並非刻意挑機(雖然有小部分可能真的是);
原來,很多人在批評基督教離地、耶撚,也不一定是惡意,不一定是戴著有色眼鏡,可能只是陳述所見的事實或認知。
我們卻總認為這些人不順服,因為驕傲自大,因為敵視基督。
難道擁著前設的,不是我們嗎?
男朋友對我說與其空想,不如多讀書,
網友對我說,與其9諗,不如上一些聖經課程。
我是十分十分同意的。
因為憑一人之力,總有限制,總有盲點。
只是我還是想記下這刻也許有些混亂、迷惘的感覺,
因為人生度過最多的,難道不是尋找真理過程的混沌,不是知得愈多發覺自己愈無知的時間嗎?
頓悟雖為頓悟,但所花的時間卻可能是一生。
我不知道未來的路會如何,但我肯肯定,若有一位真神,祂必定引導我走義路。
獻給那些和我同樣在尋求真道的你。
(21/09/2015)
後記:
雖然我沒有在短短數天內轉為不信,但也從未想過會開啟我離開教會之門。
嘛,人生就是充滿著未知,我們才能不致悶死,仍如此如痴如醉吧。
有時也會覺得很累,不知道心甚麼時候才能著地。
但一如生與死,我們都無法掌握,漂流亦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