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懦弱叫「以上帝之名」
以前,面對家庭的破碎,我對自己說是上帝要教我何謂忍耐何謂愛;大學無法升讀社工,我對自己說是上帝看清我不適合這行業所以阻止;是否加入嶺南基督徒詩班,我對自己說是上帝尋找我;決定佔領與否,我對自己說是上帝逼迫我站出來的。
我錯了嗎?似乎沒有。
我對了嗎?也沒有誰有權予以肯定。
我以為凡事牽扯上帝,就代表我把上帝放在生命的第一位。
WWJD曾是我排名第一的座右銘。
後來,我卻發覺當所有事情被冠上「上帝之名」,就開始變得歪斜,七零八落。
「係神令我遇上佢」
「如果今日耶穌喺度,佢一定會點點點」
「我祈禱,上帝俾左呢個答案我」
「今日聽道,好似天父回答緊我問題咁」
真的嗎?真的嗎?
究竟是什麼令你相信這就是上帝的心意?
那些其實都是廢話。
我們何曾有一人完全明白神呢。
耶和華不是說:
「我的意念非同你們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們的道路。天怎樣高過地,照樣,我的道路高過你們的道路;我的意念高過你們的意念。」
我們的「以上帝之名」不過是我們的領受。
是無法脫離自己的知識、經歷、經驗、性格的領受。
沒有任何公共的認受性。
於是你所認識的上帝與我所認知的上帝可以南轅北轍。
於是你會明白,大家都信耶穌,有人可以大聲辱罵政府,有人卻選擇默默為一切禱告。
但這就是屬於你的信仰。
沒有公共性,不代表它沒有意義。
只是我們必須承認,我們所謂的「以上帝之名」其實不過局限在我們這個人當中,並不真的是奉「上帝之名」,哪怕某推論看似非常的合情與合理。
你話:「咁咪好危險?!人人信嘅神咪好唔同囉」
我會說,這不是危不危險的問題,這是現實存在的情況。
我覺得規定上帝就是「這樣」的上帝,反倒令信仰變得狹隘。
然後有人會屈機地回答:「你信唔信聖靈會工作?佢會引導我地嘅信仰。」
因為太屈機,所以我選擇信。
我開始戒掉「以上帝之名」。
如果你信所有事情都有上帝心意,你信上帝掌管一切,你信上帝無所不在,那麼你大概可以開始忽略「上帝」的存在。因為無論如何,上帝都在介入,已經無需多贅。我不是說上帝不重要,也不是說祂沒有影響力。
但我們更需要的卻是一種覺悟。
覺悟自己所說的話,所做的決定,所呈現的形象,都是自己的選擇。
覺悟自己的反思、領悟、相信,都是屬於自己的,而不是耶穌的。
覺悟我們都不過在按自己的心意而行。
所以唔好再老屈上帝,擺佢上枱喇。
沒有人一定對,同樣,沒有人一定錯。
但不代表你和別人的看法是相同層次,不代表你必須接受甚至尊重誰誰誰的一套,就讓我們各自闡述,用生命展現我們的理解,然後用智慧選擇合乎神的道。
上帝始終如一,但或者祂允許我們因各人不同,而領受各有不同。
沒有誰能握住真理,但我們有屬於自己的信仰。
那是屬於你和上帝之間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