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壞的,我們都將一一習慣。只是,那是你喜歡的嗎?

6月初的時候,曾邀請朋友來家中。
請他們嘗試我的手藝,再懶洋洋地躺在梳化吃生果、聊天,度過了一整個悠閒的下午。
直至朋友走後,那股慵懶的氣息仍未散去,於是我又再多hea了一會。
……
那樣的光景,現在回看實在遙遠,但不過是兩個月前的事。
朋友環顧新居,問我有甚麼需要嗎。
我說沒有呀,現在幾好。
他們留意到家裡沒有電視機。
我說那是特地不添置的,曾有好幾位朋友都說可以送一部給我們,我和Roommate也婉拒了。
我們都是逃離吵鬧原生家庭想要獲得安靜的人。
不想一回到家,就是充斥著無意義的聲響,寧願一室沈默。
他說:「咁呀,我送個喇叭俾你哋?」
我以為說的是那種輕巧型可以帶出街的藍芽喇叭,沒想到後來收到的是比水煲更大更高的家用藍牙喇叭。

收到的時後傻了眼,也有一丁點苦惱該放在哪兒。
到我初用來聽音樂時,更不小心受驚,一下下的「boom boom boom」是甚麼?
後來才發現是音樂裡的bass。
這麼多年以來,原來我從未曾清晰地聽到過音樂裡的低音部分。
接下來數天,還是偶爾會被驚嚇到。
畢竟我一直都只是用Iphone再聽歌,也覺得已經很足夠。
從來不知道原來音樂可以如此清晰、立體和有空間感。
當然,隨著時日過去,現在已經很習慣了。
像習慣所有事情一樣,習慣了買餸煮飯,習慣了不再朝九晚五的工作,習慣了用好喇叭聽音樂,一如從前習慣地板永遠潮濕,習慣母親怪責我回家和不回家吃飯,習慣只在家裡某幾平方米活動。
人類是很神奇的生物,選擇了活下去的話,再惡劣也可以適應,漸漸習慣起來。
比如有人說習慣了催淚彈的味道。
我覺得假使運動失敗,某日我們真的要活在社會信用體系之中,也會逐漸習慣起來,並且還可以活得有小確幸。
只是時間問題。
久了我們接受到人民佔路,久了我們接受到警察打人,久了我們接受到政府厚顏無恥卻不行動反抗。
這就是習慣,習慣去除掉一切突兀之事的奇異性。
不用擔心適應問題,人類會想到辦法的。
正如現在著甚麼顏色的衫都要加進日常考慮中,卻還是有很多人不覺得自由受損。
可是,我只是想問,那會是你喜歡的生活模式嗎?
辭掉全職的時候,我掙扎了很久,愈後的時間已愈感到無論和同事的合作抑或工作的處理已漸見上手,可是我喜歡以後也這樣活著嗎?
我不喜歡。
如果不喜歡,就要趁其變成你的習慣前,除之而後快。
畢竟習慣只是麻木了你的感覺,習慣帶來的好壞並不會隨你的主觀感覺而變得不同。
所以催淚彈還是會損害健康,好好戴gear保護自己啊。
香港的抗爭活動前線一直以年輕人為主,我們也習慣了見怪不怪。
可是來到2019年,我們也習慣一下大人多出一分力如何?
8月5日全港大罷工,等你啊。

只要習慣了,就沒有那麼可怕。
讓大人的抗爭也成為常態吧。
我喜歡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