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職寫作第51個月暨Patreon三周年:追隨本心的人或許某程度上都是任性和自私的
--
話說最近,我終於下定了決心想要修讀輔導碩士課程。現階段還是在搜集資料的程度,也不知道最終有沒有院校錄取。但L小姐聽到這消息,卻對我說:「好替你開心!好欣賞你!對我係一大鼓勵!」我想她會這樣講,大概因為曾經我不過是個活一天算一天的人,雖然比許多人還努力地想要活得好,但只是為了減少活着的痛苦,並不是真心想做甚麼,也從沒有對生命擁有熱情。
但這樣的我,自從搬離原生家庭,選擇了全職寫作這樣的生活以後,生命便逐步開始改變,甚至有餘力做一些不是生命必須要做的事情。當我在過程中,被原生家庭再次絆住,沮喪幾乎吞沒整個人,怪責自己毫無長進時,是L小姐對我說我已經進步了許多,甚麼都不曾改變並不是事實,穩住了幾乎崩潰的我。我很感激生命裡有她,因為她不容易的生命也同樣鼓勵着我。
有時我想,當我們決意改變之際,縱有困難,但總是走得過。彼時有強烈意志,改變效果也最為明顯。真正難的,其實是漫長的轉變過程,尤其遇到反彈之時。我想,曾經減肥的人便最能明白。減肥從來不易,但更令人難捱的是到了某個時間點體重始終降不下去甚至還復胖,那個時候比原先胖的時候更為令人難受。
可是走過了以後,真的就海闊天空,真的。因此,讓我們堅持吧。
第一次冒出想要修讀輔導的念頭,是朋友對我說他想修讀輔導之時。那時我已接受了輔導一段時間,深深感受到輔導的威力,但我不曾想過自己要修讀,因為我是服務使用者,我被深深觸動,並不等於我要投身該專業。可是就在和朋友分享與分析輔導是甚麼一回事時,我突然想到,大學畢業後已決心不再讀書的我如果必須要重拾學業的話,唯一的選擇大概便是輔導。可也僅此而已,我只是想想,甚至我有點刻意忽略這念頭。
畢竟成人讀書的費用很高昂(要$14–16萬),而且就讀時勢必會有壓力。更現實一點的考量是,在香港輔導員的道路是艱辛的,因為社工兼具輔導的效能,而社工有牌照,輔導員則沒有,因此許多機構在聘請職位時多會選擇社工,而非輔導員。我不想深入研究讀輔導的可能性,我怕自己過於細望便會壓制不住這股於我而言是瘋狂的衝動。
可隨着日子過去,這個念頭不但沒有減弱,反倒總是伺機鑽出,終於到了我無法不認真思考的地步。與不同人傾談過後,我意識到真正阻礙我的並不是行業發展,我本就以寫作為事業的重心,因此輔導員的出路再窄,對我來說都還好。相反,有輔導的知識支援,往後我寫一些和心靈相關的文章便能更具體而深入,讓讀者受益,而自己也不會膽怯。
阻礙我的也不是那十幾萬學費,雖然對我來那是佔了積蓄很大的部分,還記得第一年Freelance時我吃了很久的即食食品,有時一個杯麵已是一餐,叮的飯超過$25已不捨得,不買衣服不做Facial更不去旅行,所有非必要的支出我都節省,只為了能讓寫作這條路走得更遠。後來累積的Patreon讀者多了,接到的工作也增多,經濟才漸漸寬鬆起來。對我來說,那些錢確是血汗錢,一下子要失去還是有點膽顫心驚。
最近想要再做身體檢查,我還是一拖再拖,只因想把洗費平均分攤在不同月份。可我從不是守財奴,於我而言金錢只有在發揮功用時才有意義,因此應洗還是得洗,我不會因為金錢就對真正想做的事躊躇不定。暫時我還未聽過有人讀了輔導後感到後悔,我想那對個人成長以及生命來說都是好的。畢竟輔導,就是面對自己。
真正令我猶豫的,是我與Jo的未來。
在還未遇到他前,我曾玩過交友app。男生總說女生現實,一來便探聽你做甚麼工作,有沒有車和樓,可男生其實也一樣。我也曾遇過數個因為我職業的不穩定性而打退堂鼓的人,有人很坦誠地對我說,想找一個可以和自己共同令生活質素變得更美好的另一半。在交友app初識時彼此沒有感情,因此只能透過條件決定要不要深交。我們都知道,愛上了不該愛的人,以後是要受苦的,倒不如在未投入前,便篩走這些可能性。人總是期望活得愈來愈好,這並不是錯誤。我認為可以理解也理應尊重。
我選擇的生活方式本來就無法為將來做多少保障,收入也不像大部分人般只會愈來愈高,未來如果想組織家庭,我能出的力有限,可這樣的我還要燒掉大部分積蓄,只為換來心靈上的滿足,即使日後真能以此換取收入,也只能當做bonus,要cover本來的十幾萬,想必不太容易。想到這裡,總覺得自己是不是太任性,而這樣的任性會不會又太奢侈了呢。
可Jo卻於他支持我。他說,只要我想做的,他都會支持我。
朋友說:「噉就得啦。最緊要大家有共識,兩個人成世人總有任性時間,只不過你而家任性先。人生本來就有好多限制,但係我哋永遠都有得選擇,有能力又可以做到嘅不妨去做,唔好留遺憾。而且我覺得有時忠於本心聆聽自己先會行得更遠,發展得更好,豐盛(包括錢)就自然會嚟。」這個完全是幾年前的我的心聲,而事實也證明,我現在活得很好。但我也坦白對朋友說,當生命不再單單為自己而活,確實無法如此瀟灑。早前寫的〈想你毫無負擔地享受情人節〉,其實是我自己的故事,只是我不如男主角般能放下自己想過的生活。